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利用燃烧分析方法,对TBD620V12柴油机的缸内压力曲线进行了放热规律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研究了HALLO进气系统对燃烧过程的影响,确定了TBD620V12柴油机燃烧过程的特征参数.结果表明,采用HALLO进气系统,既保证了低负荷下形成良好的可燃混合气,使柴油机可在低负荷下良好地工作,又保证了高负荷下进气量,使高负荷下燃油充分燃烧.  相似文献   
42.
用速度滑移与温度跳跃边界条件代替通常假定的无滑移边界条件,可有效地提高计算流体力学模型对高空滑移流区域流动的预测精度。应用Maxwell滑移边界条件时,通过直接计算速度梯度及温度梯度而得到速度滑移和温度跳跃量的处理方法在网格较密的时候会出现迭代计算发散的问题。理论分析表明,直接计算梯度的方法使边界条件的时间推进过程等价于雅克比迭代过程,因此必须满足相应的收敛性条件。为了消除收敛性条件的限制,给出了一种在任意网格密度下均收敛的边界条件处理方法并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针对高空高超声速流动,以空天飞机为例,对比了滑移/无滑移边界条件所得结果的差异,分析了滑移效应对飞行器气动特性及热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43.
ABSTRACT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are testing boost-glide weapons, long-range strike systems capable of flying at Mach 5 or faster through the upper atmosphere. For the United States, these systems would provide a conventional prompt global strike capability, which, together with US ballistic missile defense programs, Chinese experts regard as a threat to China's ability to conduct nuclear retaliation. This perception is encouraging the Chinese military to modify its nuclear posture in ways that tend to create greater risks for both sides. If China's own boost-glide systems are meant to carry nuclear payloads only, their deployment would not fundamentally alter the current situation between the two states. However, if they were conventionally armed or dual-purpose, or if the United States could not determine the payloads they carried, the deployment of Chinese boost-glide systems could compound problems of strategic stability created by the introduction of ballistic missile defense, antisatellite, and antiship ballistic missile capabilities. If the technical hurdles can be overcome, it may be difficult for the two sides to refrain from these deployments in the absence of strong mutual trust or an established arms-control relationship. New confidence-building measures and expanded mutual transparency are warranted to avoid creating new dangers.  相似文献   
44.
以大气层内高超声速飞行器级间分离过程为研究对象,采用伴随方法得到了由冲击力和气动干扰力矩引起的攻角的解析解。利用该解析解,得到了分离干扰引起的攻角的瞬时变化曲线。结果表明,在高超声速飞行器级间分离开始0.4s内,冲击力和气动干扰力矩对攻角有一定的影响,并且随干扰的增大而增大。本研究实现了预示高超声速飞行器分离过程风险的目的,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分离干扰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5.
流动相似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有别于经典的量纲分析方法和对流动控制方程及其定解条件的无量纲化分析方法, 论文给出了一种分析流动相似律的新思路, 亦即将复杂的流动过程分解为若干个子过程, 然后分析每一个子过程中反映其本质性态的特征量。依据这一思路导出的高超声速热化学非平衡流动相似律与文献采用经典分析方法得到的流动相似律一致。  相似文献   
46.
利用数值计算开展了高超声速飞行器前体气动特性的考察,重点研究了三维效应对于前体流场及预压缩性能的影响,提出了抑制三维侧缘溢流影响、改善三维前体气动性能的前体侧缘设计思想,考察了侧缘外形的容积效率,提出了有效容积效率的概念和评估方法,对于不同侧缘形式的前体构型进行了气动特性的考察,给出了不同前体构型气动特征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7.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倾侧转弯过程中俯仰、偏航和滚动通道间的强烈耦合,提出一种耦合控制策略。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快时变、非线性和强不确定性的控制问题,基于解析形式的非线性最优预测控制方法,采用分层设计思想设计了飞行器姿态控制系统,可较好满足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快速性要求;在分析了倾侧转弯飞行控制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影响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降低攻角—快速滚转—拉起攻角"的耦合控制策略。对该控制策略对于高超声速飞行器的适用性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提耦合控制策略有效降低了偏航通道的控制需求,降低了倾侧转弯控制过程的失控风险,提高了控制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8.
从激波/湍流边界层干扰机理以及流动控制的迫切需求入手,从自适应涡流发生器、自适应鼓包、自适应微射流以及自适应次流循环四个方面对激波/湍流边界层干扰中的自适应控制技术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分析认为,结合AI技术发展自适应流动控制技术,加速控制方式智能化,可作为新一代高超声速飞行器宽速域飞行的重要技术手段。具体来说,就是通过调节外加激励对高超声速飞行器不同区域实现局部流动加/减速、气动热防护、气动控制等功能,根据流场参数建立控制反馈回路,自适应调整局部流场结构,以满足工程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49.
建立了高超声速巡航飞行器机身/推进系统一体化设计模型,对高超声速巡航飞行器机体/推进系统设计参数对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设计参数灵敏度分析方法和设计参数取值域界定方法,确定了各设计参数的影响等级并对设计参数取值域进行了划分。  相似文献   
50.
高超声速变形飞行器翼面变形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提高高超声速翼身组合式飞行器的射程,研究了采用不同翼面变形模式时,飞行器在马赫数3~8内的气动特性和翼面效率。针对典型的轴对称翼身组合式外形,采用Navier-Stokes方程进行数值模拟,对伸缩、变后掠和二维折叠三种变形模式下的外形在超声速及高超声速来流条件下进行模拟,并对升阻比、翼面单位面积升阻比和操稳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超声速及高超声速范围内,变后掠变形模式在宽速域内升阻比提高明显,同时具备优良的翼面效率及操稳特性,其在马赫数3~8范围内具有最优的综合性能。研究成果能对高超声速翼身组合式变形飞行器布局设计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